当前位置: 主页 > 文言文阅读答案 >

叶向高《重修醉翁、丰乐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

时间:2015-09-11
叶向高《重修醉翁、丰乐亭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重修醉翁、丰乐亭记
[明]叶向高
醉翁、丰乐二亭,皆以欧阳文忠故闻于天下。余三过滁阳,皆未成游。甲辰之冬,仲山林先生太仆寺闻余道滁甚喜,治具饮余于丰乐。诘朝①游醉翁,放于琅琊觞 焉。于是生平之所心艳神往,以为不了之愿者,至是而始偿。顾其山童水涸,求所谓林壑之美,蔚然而深秀者,差不逮干。所闻亭之翼然者,寝以颓;酿泉之潺然 者,寝以淹塞而不治也。心窃叹之。州守卢君方谋修葺而未竞。
其明年,余复至留都,仲山先生则以书告余曰: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吾视其途径甚殊,其若堂若阁若祠,无不饰者。其泉之翳郁者,浚而加 香,且护以周垣,毋使滓秽矣。其梅之手植于文忠者,若增芳妍。其池之环亭者,疏泉注之,毋使虞涸。又周为石栏,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其循池东折复南而为皆 春亭,业已久圮,则砌而新之,旁之曰“山高水清”。又决池水环之,复注为半池,如玦如钩,疏而为涧,可以流觞矣。凡此皆守君之画也。公帑民间,不费一钱, 凡此皆守君之捐也。夫吾与子之游,于今半载耳,而景象之异,至于如此。吾恨不得与子载酒其间,共赏今日之胜,愿吾子记之。
余惟知自元祜以前,琅琊之山川寂寥无闻,至文忠而始著。自文忠以后,琅琊之山川虽著,久而渐以废,至今日而始复。计其时世,皆当国家熙隆,久道化成之日。 方宋之盛,滁介江淮,舟车商贾之所不至。而今日之滁则南北冠盖之所经,其民困于征发,而失其本业,萧条穷苦,无以为生。为长吏者亦日奔走逢迎,束带于腰, 经营厨传之不暇,而暇及于山水之乐,又使其民从之游而乐乎?盖其时势之不同,有如此者,守君日夜孜孜拊循其疲民而与之休息,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 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而守君因得以其暇隙,搜访名贤之故迹而复其旧观,使滁之人伛偻提携而往游者,几若文忠之盛。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而文忠为 守,虽日以苍颜白发颓然于两亭之间,不闻其时有如林先生者,以一代名流从容览眺,以增山水之胜,是尤守君之可自诧于文忠者也。
(选自明万历《滁阳志》,有删节)
[注]①诘朝,同“诘旦”,即平明,清晨。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治具饮余于丰乐              饮:饮酒
B.顾其山童水涸                童:光秃
C.则砌而新之                  新:翻新
D.以今程昔,其难易不十倍哉    程:衡量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放于琅琊觞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且护以周垣              臣死且不避
C.可倚而临池且望梅也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D.其民困于征发            而君幸于赵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曾经三过滁阳都未能完成游览琅琊二亭的心愿,等到有机会游览时,发现欧阳修描绘的各种景象已不存在。
B.滁阳太守亲自筹划主持修复琅琊山各处景观,使醉翁亭和丰乐亭焕然一新,修复这两座亭的费用都是太守捐献的。
C.琅琊山因欧阳修名扬天下,其扬名之时都处在国运昌盛之时;滁阳地理位置特殊,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
D.文章对当时的滁阳太守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认为在当时复杂困难的局面下,时任太守甚至比欧阳修做的还要好。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顷者再游醉翁矣,是非与子同游之醉翁也。(5分)
译文:
(2)故其民虽病而有起色,虽劳顿困蹙而常有宽然自裕之意。(5分)

参考答案:
4.A【解析】饮,使动用法,是喝酒,即“请(我)喝酒”。
5.D【解析】均为介词,表被动。A项,句末语气词/代词,哪里;B项,连词,并且/况且;C项,语气词,句末语气词/句中表停顿。
6.C【解析】C项,“历来是南北交通必经之地”错,于文无据。
7.(10 分)(1)我近来第二次游醉翁亭,这已经不是我和你上次同游的醉翁亭了。
(2)所以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闲苦却有了好转, 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 的感觉。

翻译:
醉翁亭、丰乐亭,都因为欧阳修在天下闻名。我三次经过滁州,都没有游历。甲辰年的冬天,仲山林先生在太仆寺听说我要路过滁州很高兴,准备了器具在丰乐亭请 我喝酒。清晨游览了醉翁亭,在琅琊山喝酒。在此时我平生内心向往认为无法偿还的心愿,到此才偿还。看那光秃秃的山干涸的水,寻求(欧阳修)所说的树林山谷 之美,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景色,差不多全没有了。我听到的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四角翘起的亭子,倒塌于地上;潺潺流淌的酿泉,横卧堵塞却没有治理。我暗 暗为之叹息。州里的太守卢君正谋划着修葺还没有完成。
第二年,我又到留都,仲山先生给我写信告诉我说:我不久前第二次游醉翁亭,这已经不是我和你上次同游的醉翁亭了。我观察那道路很是不同,那些像堂像阁像祠 堂的地方,没有不加装饰的。那繁茂成荫的泉水,疏浚河道水香甜,并且泉水四周用墙加以围护,以免渣滓污秽(弄脏泉水)。欧阳文忠亲手栽种的梅树,好像也增 加了美丽动人处。环绕亭子的池水,凿开泉水使之流入池中,以免它干涸,四周用石头围护,可以依靠着靠近池水来欣赏梅花。顺着池水向东拐弯再向南转弯是皆春 亭,很久已经坍塌,也垒砖石新建筑成了,旁边题字是“山高水清”。又掘开水池的水使之环绕皆春亭,注满了半池水,像玦像钩,疏通后成为山间流水的沟,可以 用来作为流觞的曲水了。所有这些都是太守卢君的筹划。公款和百姓的钱款,一点没有花费,所有这些花费都是太守捐资。我和你同游,到现在半年罢了,可是景象 不同,到了这样的地步。我遗憾不能和你在其间饮酒,共赏现在的胜景,我希望您记下这件事。
我只找到在元祐以前,琅琊山的山川寂寥无名,到欧阳文忠才著名。从欧阳文忠以后,琅琊山的山川虽然著名,时间久了渐渐荒废,现在才恢复。计算时间,都是在 国家兴盛,百姓教化成功的时候。当宋朝兴盛时,滁州介于江淮之间,舟车商人没有来的。可是现在的滁州,是南北车辆人员往来的必经之地,那里的百姓被征发所 困,而失去他们本来谋生的手段,萧条穷困,没有什么用来生活的办法。作为长官也每天奔走逢迎,盛装相迎,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而忙碌,尚且没有空闲, 哪里有在空闲时间顾及山水之乐,又使百姓跟从游玩而享受快乐?大概是时势不同,才有这样的情况,太守卢君勤勉于事,安抚他治下疲惫的百姓让他们一起休养生 息,所那里的老百姓(生活)虽然困苦却有了好转,虽然劳累困窘却常常有生活宽裕自足的感觉。而太守卢君能够在他闲暇时,搜寻名贤的故迹并恢复它的旧貌,使 滁州的百姓老老小小前往游玩,差不多就像欧阳文忠当年的盛况。用现在来衡量过去,太守卢君的困难不下十倍啊。而欧阳修作太守,虽然有容颜苍老头发斑白醉醺 醺地倒在两座亭子中间之乐,却没有听说那时有像林先生这样的人,以一代名流从容观赏美景,来增加山水之美,这是太守卢君和欧阳修比可以自己惊诧的地方。

相关文章
刘向《新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申包胥者,楚人也
刘向《新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
《魏书•高允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允,字伯恭,勃海人也
《梁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萧景,字子昭,高祖从父弟也
高考文言文句式难点突破练习及答案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劫盗张海将过高邮》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汉书 ·楚元王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楚元王交,字游, 高祖同父少弟也
《司马迁读《晏子春秋》,高之》阅读答案
《明史》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高巍,辽州人,尚气节,能文章
《陈书·韩子高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子高,会稽山阴人也,家本微贱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黄武元年,刘备率大众来向西界》对比阅读答案及原
刘向《晋献骊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骊姬者,骊戎之女,晋献公之夫人也
《陋室铭》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朱吾弼,字谐卿,高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史记·吕太后本纪第九》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吕太后者,高 祖微时妃也
管同《记鸽》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叶侯之家获二鸽,缚其翅而畜之野
高启《游灵岩记》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城东无山,唯西为有山
《明史·列传二百六十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叶新,字惟一,浙江金华人
《王念孙,字怀祖,高邮州人》与《刘羽冲,沧州人,性孤僻》比较阅读答案
刘禹锡《陋室铭》与王肃《孔子家语》比较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山不在高,有
上一篇:《王广渊,字才叔,大名成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下一篇:《宇文忻 ,字仲乐,本朔方人,徙京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