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诗词阅读答案 >

李白《独不见》阅读答案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时间:2015-07-02
独不见  
李白
白马谁家子?黄龙边塞儿。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
春蕙忽秋草,莎鸡鸣曲池。
风催寒梭响,月入霜闺悲。
忆与君别年,种桃齐蛾眉。
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
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①下列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写白马子(边塞儿)远戍边塞,闺中人忆之而流泪,款款深情,感人至深。
B.“春蕙忽秋草”四句写出了从春天到秋天,闺中人孤独难耐,承受着思念的苦痛。
C.“忆与君别年”两句写当年离别时种下的桃树十分矮小,表达了岁月易逝的悲痛。
D.“终然独不见”两句点明题意,使用一个“空”字,饱含了闺中人思夫绝望之感。
②简析“桃今百馀尺,花落成枯枝”中数词使用的艺术效果。(4分)
③清代学者王琦说:“杨升庵曰:太白诗:‘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又云:‘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岂是’‘殊非’,变幻二字,愈出愈奇。”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这两个词语使用的妙处。(5分)

参考答案:
①(3分)C
②(4分)
【答案示例】
“百馀尺”运用夸张手法与“种桃齐蛾眉”形成对比,令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写出桃树之高,时间的流逝,表达了闺中人对丈夫的思念之苦。(言之有理即可)
③(5分)
【答案示例】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意思是天山雪深三丈,难道是远行的时候吗。“岂是”一词使用反问语气,借女子对丈夫在如此艰苦恶劣的情况下仍要戍守边塞的不解,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情绪。
“水国秋风夜,殊非远别时”是说在水乡秋夜风月的美好时光,本非远别的时候。“殊非”一词使用否定口气,加深了诗人不愿离别的感情程度。

55>李白《独不见》“终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全诗翻译赏析

相关文章
宋之问《渡汉江》阅读答案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吴琚《浪淘沙》阅读答案 岸柳可藏鸦,路转溪斜
刘将孙《踏莎行 闲游》阅读答案 水际轻烟,沙边微雨。荷花芳草垂杨渡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
李益《诣红楼院寻广宣①不遇题》阅读答案 柿叶翻红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红楼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阅读答案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韩愈《晚春》阅读答案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张先 《题西溪无相院》阅读答案 积水涵虚①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苏庠《临江仙》阅读答案 猎猎风蒲初暑过,萧然庭户秋清
令狐楚《少年行》施肩吾《少年行》比较阅读答案
杨朴《莎衣》阅读答案 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叶梦得《水调歌头》阅读答案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刘长卿《酬李穆见寄》杜甫《宾至》比较阅读答案
王禹傅《新秋即事》阅读答案 露莎烟竹冷凄凄,秋吹无端入客衣
白朴《天净沙·春》阅读答案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
李煜《相见欢》阅读答案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卢纶《送李端》阅读答案 故关衰草遍,离别自堪悲
王湾《次北固山下》阅读答案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崔涂《春夕旅怀》阅读答案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杜甫《武侯庙》阅读答案 遗庙丹青②落,空山草木长
上一篇: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阅读答案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下一篇:唐庚《栖禅暮归书所见》阅读答案及赏析

联系我们 | 本站声明 |